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4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284篇
电工技术   245篇
综合类   816篇
化学工业   639篇
金属工艺   124篇
机械仪表   293篇
建筑科学   627篇
矿业工程   182篇
能源动力   128篇
轻工业   1042篇
水利工程   328篇
石油天然气   379篇
武器工业   51篇
无线电   27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9篇
冶金工业   103篇
原子能技术   63篇
自动化技术   5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提出了综合预应力度的概念,并以此提出综合预应力度直接算法的计算原理,克服了利用传统预应力度设计计算超静定结构时所面临的重复计算问题,为预应力结构的计算提供了一个快捷方法。  相似文献   
42.
用坐标变换法推导出一个适用于整条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统一公式,从而得到了一种新的放线方法─连续放线法,并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3.
城市化效应对上海短历时设计暴雨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静  李田 《中国给水排水》2007,23(15):51-54,57
了解城市化对短历时设计暴雨强度的影响,对改善市政基础设施的设计、管理有重要意义。利用上海徐汇区40年完整的降雨资料和市郊站点25年的短历时降雨年最大值资料,分别推求了上海市中心城区和市郊区县的暴雨强度公式。通过同一时期中心城区和区县设计雨量的对比,结合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分析,揭示了上海中心城区与市郊短历时设计暴雨强度的差异及其与重现期的关系。在国内目前的设计重现期下,城市化效应对上海城区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并无实质性影响;重现期〉1a,则中心城区的设计雨量反而小于郊县,其暴雨强度公式应用于多数区县排水系统的设计不甚安全;南汇区的短历时设计暴雨强度明显大于中心城区,其排水系统设计宜考虑采用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  相似文献   
44.
刘晓端 《山西建筑》2002,28(12):96-97
介绍了跨越管系统的基本图式。阐述了跨越管系统的设计过程,以避免上层用户将跨越管设置调节为零流量,而导致系统重新出现垂直的热力失调现象。  相似文献   
45.
对不同规格型号的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影响散热器散热量铝翼管的定型尺寸,拟合出散热量与定型尺寸的函数关系式。并运用此拟合函数关系式,分别计算出实验所用的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在标准工况下的散热量,将此散热量与实验所测的散热量进行比较,得出两者数值偏差均在±10%以内。从而为在工程设计中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的选用与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在检测喷射混凝土强度的各种方法中,拔出法有其明显的优点,文中介绍了HLB8型混凝土拉拔仪的研制,并结合仪器对这一方法的检测过程进行了说明,实践证明该仪器为矿山井下及其它地下工程的喷射混凝土强度检测提供了一套简便、有效、可靠的机具。  相似文献   
47.
软土地区桩端后注浆灌注桩合理注浆量与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桩端后注浆灌注桩单桩合理注浆量与承载力的计算成为工程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尚无设计规程可循。结合上海地区桩端后注浆灌注桩的工程实践,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上海软土地区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物理几何意义明确的合理注浆量公式,并从桩身与桩端扩径的角度提出了桩端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方法直观地体现了注浆量对后注浆桩承载力提高的影响,并与所给出的合理注浆量公式相联系,参数便于确定。在上海若干工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8.
通过比较墩式基础和一般独立刚性基础与挖孔扩底桩的力学性质,分析与扁宽地梁组合的墩式基础的工作机理、地基破坏模式和承载力等问题,讨论持力层土质、墩底直径、墩基埋深和土的密实度对地基承载力提高系数的影响,得到了墩式基础比同样条件的挖孔桩承载力大的结论,求得了墩式基础和人工挖孔桩基础的地基承载力提高系数的经验公式。同时,从人工挖孔桩基础和墩式基础的地基承载力提高系数的对比中还发现,按现行规范设计相对埋深较小的挖孔桩时,其单桩承载力偏大,这在实际工程中是偏于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49.
Wind-driven rain (WD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oundary conditions governing the hygrothermal performance and the durability of building facades.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quantity of WDR falling onto building facades i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as a boundary condition for Heat–Air–Moisture transfer analyses and for building facade design. The quantity of WDR can be calculated with either semi-empirical methods (such as the WDR relationship) or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s that are based 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The WDR relationship is most often used. It applies the cosine projection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effect of varying wind direction on the WDR quantity or intensity. Up to now, the validity of the cosine projection for WDR calculations has not yet been investigated. Its use was suggested in the past and it has been adopted for all semi-empirical WDR calculations since then. Also, in the recently developed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s, it is tempting to apply the cosine projection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expense.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validity of the cosine projection is investigated based on 3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WDR with CFD. It will be shown that the cosine projection, although generally accepted, is not valid and that it can give rise to significant errors.  相似文献   
50.
长江流域广大地区有夏闷热而冬阴冷的气候特征,过去以夏日通风隔热而冬日保温防寒的传统措施有一定效果,但不很显著,原因是尚未抓着主要矛盾,以此来改善环境未能收到理想功效。本文论证,以降低湿度以改善室内热环境这一新途径。这可能是湿热地区最为有效和最经济和节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